“這些量毛機都是去年年底剛剛換好的,現在一個工人可以同時負責8台量毛機。對於這道工序,行業內的大部分企業採用的多是半自動機器,就是必須由一個工人操作一台機器。”近日,在小港孔墅村東港體育用品公司的羽毛球加工車間,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量毛機、選毛機、自動插球機,這些自動化機器格外顯眼。公司副總經理石磊介紹,每一個毛片,工人至少要在量具上測量2次才能確定其彎度和翹度,現在所有毛片隻要送進機器,便會按不同的彎度和翹度,自動進入不同分區。僅量毛這道工序,現在1個人完成的工作量就相當於以前16個人的工作。
東港體育用品公司成立於1995年,董事長石瑞忠和其夫人何富英從1981年開始從事羽毛球加工,公司產品以出口東南亞為主。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他們同樣面臨用工難的問題,加上這幾年禽流感的影響,使得原材料不斷漲價。於是從2012年開始,公司陸續投入300多萬元引進了20多套自動化機器,以減少用工成本。“現在工人不僅難招,招來以後從生手到熟練工還需要一段時間,一旦熟練工離職又是問題,另外人員的管理成本也很高。再者,目前原材料的價錢已經比去年漲了一成,機器換人必定是個大趨勢。”公司總經理林曉明說。
一個羽毛球要經過量毛、選毛、毛片分等級、球頭打孔、插毛、勾線、打結、上膠水、貼標等多道工序。目前,東港公司在量毛、選毛、插球、貼標等工序已經全部採用全自動機器。和量毛機並排放著的還有8台選毛機,也是由一位工人來操作的。“選毛就是根據毛尖的形狀和毛杆的粗細定出不同的規格,現在一個人相當於干了純手工那時24個人的活。”石磊說,“就拿量毛這道工序來講,一個工人一天最多量5斤毛片,一台機器同樣的時間可以量10斤毛片,一斤毛片約有4200片,5斤的毛片數量,工人的勞動強度實際是很大的。”
在石磊帶領下,我見到了目前羽毛球生產行業內最先進的全自動插球機,隻見機器的一部分在球頭上打一個孔,轉一個角度,另一部分就在已打好孔的球頭上自動插進一根毛片。“以前這道工序採用半自動機器由機器打孔,人工放毛,所以必須一個工人操作一台機器。現在打孔、插毛片整合成一道插球工序了,一個工人可以同時負責5台機器。”石磊說。
採用自動化設備之後,東港公司不僅生產效率提高了,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產品的合格率也提高不少。林曉明介紹,量毛機和選毛機對毛片區分的合格率是95%以上。人工插球,產品穩定性的合格率在70%到80%之間,但是全自動插球機所完成羽毛球的合格率在90%以上。“使用機器以後,需要人工再進行穩定性調整的羽毛球數量減少了,人工成本也就減少了。”林曉明說。
目前,羽毛球的勾線、打結等工序仍然採用半自動化生產。工人需要像操作縫紉機一樣操作勾線機,放一個球,腳踩一下控制板,勾一個球的線。工人要眼明手快,一直坐著工作,也很辛苦。林曉明介紹,自動勾線機目前仍在研發中,預計今年7月份,可以投入使用,到時候勾線、打結也將完全由機器代替人工。
據了解,通過機器換人,東港的員工減少近3成,產量卻增加了2成。
(資料來源 :
北侖區政府)
如欲觀看更多內容,請先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