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欲索取更多內容,請輸入個人資料
简体 / English

您在此 > 主頁 > 商貿資訊

透過“窗口”觸摸經濟脈搏——沿海五大港口見聞

2012年7月5日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這些港口坐落在中國的華東和華南沿海,它們佔有全國近七成的外貿出口量,上下遊有數以千萬計的外貿企業和市場。

    港口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走訪上海港、寧波港、蘇州港、廣州港、連雲港港等五大港口,透過這些“窗口”,觸摸經濟脈搏。

    港口:“以前是船等碼頭,眼下是碼頭等船”

    蘇州港地處長江入海口咽喉地帶,以3.8億噸的年貨物吞吐量位列國內內河第一大港。記者走訪時,卻未見到以往貨輪成群等待進港的場面。幾公裏長的岸線放眼望去只有兩三只小型貨船在裝卸貨物,貨場裏鮮見運貨車來往。

    “看一個港口景氣不景氣,只需看橋吊是否繁忙、靠港船只多不多、集裝箱滿不滿就可,眼下的情況不算樂觀。”蘇州市交通局港口處處長徐明華指著遠處江面對記者説,“經濟好的時候,很多船到港後根本靠不了岸,必須在幾裏外就拋錨‘等位’,有時一等就要半天。”

    就在今年一季度,蘇州港太倉港區的集裝箱吞吐量還保持著30%以上的大幅增長,高于許多同類港口;然而5月份開始,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出現增速下滑,前5個月增幅比一季度收窄9個百分點。港口相關負責人預計,下半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可能在此基礎上繼續收窄。

    站在蘇州港太倉港區和張家港港區的碼頭上,空氣中飄來陣陣的木材清香味,仔細尋去,千余平方米的貨場上隨處可見堆放整齊的木材。“原來木材到港很快就被貼上標簽,被下遊企業和單位提走,現在是貨到了一兩周都沒人提。”港口一位負責人説。

    “以前是船等碼頭,眼下是碼頭等船。”連雲港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喻振東向記者表達了相似的感受。與國內其他許多能源類港口情況相似,在連雲港港的碼頭周圍,紅色的鐵礦砂和烏黑的煤炭堆疊在一起,數十臺紅色的大型橋吊略顯“清閒”。

    “港口貨物吞吐量增幅回落與我國外貿整體趨勢是同步的。”在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大樓29層的會議室裏,集團總裁諸葛宇傑對記者説,“總體運行平穩,但要看到外部風險猶存。”

    記者調研中發現,前5個月,多數港口經濟運行基本平穩,但港口吞吐量增幅比去年同期普遍有不同幅度收窄。以連雲港港為例,上半年吞吐量同比增幅14.56%,比去年同期增幅收窄近8個百分點;上海港預計今年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個位數,相比之下,去年這一數據接近兩位數;前5個月,寧波港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0%,比去年同期增幅縮窄6.2個百分點。

    與之相比,也有部分港口顯現出不同的氣象。

    廣州港集團副總經理蔡錦龍介紹説,前5個月,集團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3.6%,增幅比去年同期擴大了7.4個百分點。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7.7%。

    這種增長不但得益于廣州港貿易産品豐富、結構較為合理,更得益于非洲、東南亞地區及俄羅斯等國家市場需求的增加,彌補了對歐貿易的不足,保持了港口平穩運行。

    企業:心態各異,希望能熬過困難時期

    在港口物流的另一端,大量依賴內外貿而生存的企業,“如魚飲水”地感受著經濟的溫度。

    外貿佔比達65%的義烏小商品市場,6、7月本該是歐美聖誕季的訂單旺季,但記者來到這裏時並未見到半年前客商熙熙攘攘、新品琳瑯滿目的景象,走在聖誕專區,偶爾能碰到幾個採購商。

    “往年這個時候每天來詢價的客人很多,現在要兩三天才來一個。”商場聖誕用品銷售大戶恒泰工藝禮品公司的業務員王小霞對記者説,“今年下單的都是老客戶,新客人很少,很反常。”

    商城集團分公司信息開發部經理張香梅介紹説:“前兩年發展很快基數較大,相比之下,今年市場的經濟指數、客流量和資金流量都在谷底。”

    這種情況在採訪的企業中較為普遍,一些企業負責人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

    一位從事外貿童車批發的生産經營戶對記者説,生意好的時候都是搞批發走量,現在只要有人來買零售也賣。“今年上半年銷售額下降了50%還多,再這麼下去攤位費都付不起,只能關門。”

    一些企業則選擇“貓冬”,削減價格和利潤渡過難關。浙江永泰聖誕彩條拉花廠的負責人陸建芝告訴記者,歐洲客戶對價格越來越敏感,一些産品提價0.1美元,訂單可能就“黃了”。“但畢竟還有一些老客戶下訂單,希望能一起熬過這個困難時期。”

    另外一些企業選擇産品轉型升級搶灘市場。小家電生産商深圳艾美特集團前5個月完成銷售額同比增長24%。公司副總經理蔡正富説,自主創新研發的新型節能電扇銷量短期內突破15萬臺。

    還有一些企業視眼下為海外並購的良機。為大眾等汽車廠商配套的寧波均勝集團目前已完成對德國一家公司首期15%的並購。“中歐的中小企業有很強的‘基因適配度’,相互取長補短,才能走得更遠一些。”公司副總裁郭志明對記者説。

    企業的喜憂反映了市場的景氣度,對于未來我國經濟的走勢,經濟學家湯敏説:“經濟基本面未改變,但不確定因素在增多。”

    多家港口的負責人認為,隨著國內投資拉動措施跟進,形勢會有所改善。展望下半年,諸葛宇傑説:“不會立即好轉,但也糟不到哪裏去,平穩運行的可能性較大。”

    挑戰依然主要來自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已成共識。世界銀行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稱,發展中國家需做好長期應對來自發達國家經濟波動的嚴峻挑戰。業內人士指出,兩大風險需格外提防:

    一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就在5月中下旬的短短十幾天內,美國接連對我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和應用級風塔“發難”,徵收反補貼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出警示,下半年全球新興産業領域貿易摩擦或將加劇。

    二是外貿企業面臨著“內憂外患”,這將對我國的制造業實體經濟産生負面影響。以國內大型襪業企業浪莎襪業為例,據其董事長翁榮金介紹,由于融資成本、人工薪資、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以至于今年一季度“有訂單也不敢生産,以免生産越多利潤越薄”。

    觀察:三大特徵凸顯 經濟轉型升級悄然顯現

    港口吞吐量增幅普遍收窄,記者採訪中卻發現了不少亮點,這些特徵折射出在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倒逼之下,經濟結構的變化。

    ——內貿好于外貿,表明內需“藍海”廣闊,經濟的內生動力仍然較足。

    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吳金坤説:“前5個月內貿吞吐量同比增長20.9%,增幅遠高于全港10%的水平。”還有一些港口,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不斷調整內外貿佔比,內貿比例逐漸增加。

    “我國外貿依存度處在50%高位,容易導致世界經濟打噴嚏我國經濟就感冒,內貿挖潛不但能夠有效規避國際因素造成的影響,也是我國以促內需為抓手的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由之路。”湯敏説。近期,包括財政補貼節能家電消費、下調利息和存準率等在內的措施陸續出臺,社會普遍認為,此時推出這套旨在擴內需的“組合拳”,對我國應對外界不利因素、穩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港口貨物“吞”快于“吐”,折射出貿易結構優化,並且以技術升級引領産業升級的步伐加快。

    港口進口增幅有所擴大,伴隨而來的是進口産品加速升級。上海航交所信息部經理顧雲鳳給出了一組數字對比:今年以來,我國貿易中附加值高的産品相對于勞動密集型産品貿易額有所增加。前5個月,電子、機械産品貿易額增幅超過9%;而紡織品等初加工産品為7%左右,且增幅逐月下降。

    伴隨著港口“吞入”高附加值産品和高端設備,這些産品和設備大多“流入”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和開發區,形成産業集群。在江蘇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和高新技術産業鏈令人耳目一新。在東電廣電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資深總監范笑籍告訴記者,到年底,全部設備將完成組裝調試,屆時世界最大平板顯示器生産設備制造商將宣告正式落戶昆山。

    ——能源港景氣度不如“民生港”,投資拉動一支獨大的弊端再次暴露,平衡“三駕馬車”關係的緊迫性再次凸顯。

    據顧雲鳳介紹,沿海港口鐵礦石壓港量近一億噸,為歷史最高,某煤炭大港煤炭壓港近千萬噸,為警戒水平。而寧波、廣州等港口在小商品貿易的支撐下,卻顯得較為繁榮。

    “政府投資應精細考慮投資效率和當前的可承受能力,並集中于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領域。”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張二震説,“適度超前、效率較高的投資間接促進了消費、就業,但應選擇公路、地鐵等有利于提升長期後勁的領域,避免低效率和重復投資的陷阱。”(記者劉敏、柴驥程、陳剛、何欣榮、王攀、張遙)

(資料來源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