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欲索取更多內容,請輸入個人資料
简体 / English

您在此 > 主頁 > 商貿資訊

匯率和工資上升對中國製造競爭力的影響探討

2010年10月27日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逐步上升,加上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帶來的人民幣匯率大幅攀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國製造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優勢。但是上述的變化僅僅是中國本身縱向的比較,在國際範圍內比較影響製造業競爭力的各種因素,將更有助於判斷中國製造業競爭力的相對變化。匯率和工資,是其中兩個最主要的價格指標。

從2005年7月到2010年9月,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達20.73%。但中國並非唯一受本幣匯率升值影響的國家。在同時期,亞洲以及拉美部分國家的製造業同樣受到本幣匯率升值影響。其中,巴西貨幣同時期升值達35.16%,泰國貨幣升值22.81%,菲律賓貨幣升值19.86%,馬來西亞貨幣升值14.67%,印度尼西亞貨幣升值5.8%。

而2005年到2010年這5年下來,越南貨幣對美元累計貶值16.5%,墨西哥貨幣累計貶值14.19%,俄羅斯貨幣貶值6.42%,印度貨幣累計貶值4.18%。印度、越南的貨幣匯率較美元有著比較明顯的貶值,有助於這些國家製造業競爭力的提升,尤其是越南盾相對美元的大幅貶值,突出了其作為製造業基地的優勢。

工資是另一個價格指標。過去幾年內,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已經經歷了較大幅度的上漲。 10年來製造業平均工資每年上漲幅度超過10%。製造業年平均工資水平從1998年的7064元增長到2008年的24192元, 從1998年起平均工資每年上漲幅度都超過10%。

其他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同樣也在上漲。在2000~2008年的8年裡,菲律賓製造業平均工資年漲幅達到9.6%,印度尼西亞為3.5%,泰國6.0%,越南為8.2%, 中國為16.1%,印度則高達18.2%。

其他眾多發展中國家同樣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問題,這部分緩解了中國製造企業成​​本上漲帶來的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壓力。

目前,其他發展中國家與中國間的工資水平差距不足以引起企業大規模遷移。當年企業從中國台灣、韓國、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遷往中國內地時,兩邊的工資水平差距較大。

目前中國製造業的平均工資水平依然處於相對較低水平,2008年中國內地製造業平均工資水平僅為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的1/4,為日韓和新加坡的1/8不到,依然擁有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優勢。泰國、菲律賓等國製造業的平均工資水平與中國基本相當,而越南、印尼、印度等國製造業的平均工資水平明顯低於中國,顯示了產業轉移的可能,但這種有限的差距,還不足以引起企業大規模遷移。

(資料來源: 張家港市沙工機械密封泵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