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路子怎麼走?區域協調發展是必由之路。作為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探路者,浙江的破題,從“山”“海”結親開始。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山海協作工程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八八戰略”的重要內容。寧波、衢州、麗水、舟山、溫州,一場以山海協作為名的“牽手”,已經持續了20年。
昨天,全省高品質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暨山區海島縣高品質發展推進會舉行,這是對共富語境下新一輪的山海協作如何“超常規”、如何繼續“領跑全國”的謀篇佈局。
連續20年在浙江省山海協作工作考核中獲評優秀,寧波是如何做到的?“寧波充分發揮‘海’的優勢,利用對口地區‘山’的條件,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合作共贏、注重實效’的山海協作路徑,推動山區26縣高品質發展。”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有關負責人說。
唱好山海互濟“大戲”,產業合作穩居“C位”。20年來,寧波已蹚出了一條以產業梯度轉移、產業培育和資源要素配套為主線的雙贏發展新路子。
規劃總面積7.1平方公里的松陽-余姚山海協作產業園,如今已經實現了路通、上水通等“七通三平”,是麗水地區供地條件最優質、土地儲備最豐富的產業園。去年,該產業園實現規上企業工業總產值46.77億元,工業增加值9.15億元,實現稅收收入2.06億元,帶動就業4000餘人。
去年江豐電子投資10億元的關鍵零部件產業化項目在麗水投產,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5億元,上繳稅收1.1億元;寧波與麗水共建的麗水技師學院僅用11個月就如期招生,目前在校生近3500人,成為麗水企業轉型升級的綜合“伺服器”。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投入,旨在説明對口地區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
在“山”“海”協同發展中,離不開“因地制宜”“持之以恆”的創新。土地資源小而散,是山區縣謀劃開發區時繞不開的難題。如何破題?答案是向“海”借力,與“海”協同發展。
在山海協作的大棋局中,“飛地”如“妙手”,推動更多資金流、資訊流、人才流和物流集聚,並以大平臺的姿態,成為對口地區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橋頭堡和擴大稅源增收的新管道。
寧波高新區和麗水經開區打造的浙江省首個山海協作“飛地”孵化器——麗水甬蓮智慧製造產業園已入駐企業134家,累計引資20億元,並躋身國字型大小科技企業孵化器。衢州常山聚寶村與近400公里外的慈溪高新區上林英才產業園共同打造的“消薄飛地”,帶動村集體累計增收超過50萬元。
截至目前,寧波一批“產業飛地”累計入駐新材料等項目18個,總投資超過77億元;一批“科創飛地”啟動運營,入駐企業29家;7個“消薄飛地”累計帶動669個薄弱村逾50萬人受惠。
更多的協作金名片,藏在鄉村振興的謀篇佈局裡。
在鄞州區的對口幫扶下,衢州市湖南鎮蛟壟村600餘年的生薑種植歷史被重新啟動,低收入農戶每年人均收入從0.6萬元提高至1.5萬元。20年來,寧波累計投入上億元,在結對地區打造了34個鄉村振興示範點,在一個個結對地區鄉村振興示範村不斷崛起的背後,是“寧波力量”。
新時代,新使命,在加快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敘事中,期待山海協作繪出更大同心圓。記者 馮瑄 通訊員 嚴佳
(資料來源 :
中國寧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