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實施老年助餐服務提質增效行動,目前已形成以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養老機構為主管道,社會餐飲企業、單位食堂、鄰里助餐點為補充的“3+3”助餐服務網路。
奉化區大堰鎮是一個山區鎮,高齡、獨居老人數量多,村級集體經濟普遍偏弱,加上區域裡小村莊多、分佈散,老年人就餐一直是個難題。去年10月,大堰鎮趙嶴村建起奉化區首個由家庭開辦的鄰裡助餐點,村裡老人的就餐問題得到解決。
該鄰裡助餐點設在村民趙應達、劉孟彩夫婦家中,由他們負責打理,面向70周歲以上的老人開放。老人每月交200元,搭夥圍桌吃飯,解決午餐和晚餐。為讓助餐點長久運作下去,區民政局按每位就餐老人每年2000元的標準對助餐點進行補貼。
如今,在奉化區,像這樣的鄰裡助餐點已有12個。四嶴、山門、三溪……半年來,越來越多的偏遠山村設立了助餐點,越來越多的農村老人吃上了“熱乎飯”。
該區充分啟動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蹚出一條“政府全力支撐、鎮街全面推進、村社全效組織”的老年助餐新路,構建形成“中心食堂+老年食堂+助餐服務點+送餐入戶”多層次、全覆蓋的助餐服務體系,實現助餐服務從“盆景”到“風景”的華麗轉變。
“助餐點是我市助餐網路中最基層的一環。可以說,助餐點建設好了,老人就餐的‘最後一公里’就真正打通了。”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相關負責人說。
在海曙區橫街鎮海拔最高的山區村之一愛嶺村,獨居老人謝阿菊每天都能吃上志願者準時送來的“幸福餐”。海曙區開展的高山老人“銀齡安養”項目,依託老年配送餐志願服務隊伍,讓行動不便的高山老人“食”有所依。
“我們根據每個村的村情、民情,因地制宜探索農村老年助餐新路徑,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牌、村村有特色’的老年助餐格局。”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相關負責人說。
利用旅遊資源將老年食堂打造成旅遊驛站,老年食堂在農村敬老院食堂搭夥降低成本……“一村一策”讓農村老年助餐的道路越走越寬闊。
而在城區,老年助餐是另一番景象。一年前,海曙區南門街道醞釀了一場老年助餐變革。這場變革始于一封老人自述用餐難的信,最終,38家餐飲企業加入“愛心助餐聯盟”。“我們通過問卷調查、上門走訪、整合資源,建立‘愛心助餐聯盟’,老人去助餐聯盟商戶用餐,可享受5.5折至9折不等的優惠。”南門街道負責人介紹。
“我們將開展助餐服務三年攻堅行動,全力構築城鄉兩張‘助餐網’,摸清需求底數,整合各方資源,打造助餐品牌,讓‘城鄉15分鐘’老年助餐服務圈從理想變為現實。”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伍慧 黃合
(資料來源 :
中國寧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