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將至,余姚橫坎頭村“紅芯植物工廠”共富工坊裡,菠菜、生菜、青梗菜等長勢正好。預計在滿產狀態下,這裡的單位畝產量能提高8倍至10倍,基地年產值可在1500萬元左右。
“這個項目,不僅可以每年為我們村帶來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企業也實現了降本增效,直接帶動20多名周邊村民就業,人均月增收3000餘元。現在大家都說,在‘家門口’增收致富,真好!”“紅芯植物工廠”共富工坊相關負責人陳思蒙笑著說。
縮小“三大差距”、聚焦“擴中提低”、推動共同富裕,這是我省提出共富工坊建設的初心和初衷。截至目前,寧波已建成共富工坊732家,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3.98萬人,其中低收入農戶3440余人,人均月增收2100多元,成為我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又一張金名片。
過去一段時間裡,農村點散面廣、能級有限,很多人選擇跳出“山門”尋求機會。如何破舊局、謀新篇?我市將共富工坊建設納入黨建聯建機制,創新構建“一統六富N場景”標準指引體系,牽引推動工坊標準化建設、規範化運行、集成化發展,加快將黨建優勢轉化為富民強村惠企的共富優勢。
其中,“一統”即黨建統領、協調推進,由市委組織部牽頭抓總,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旅遊局、市婦聯、市工商聯5家市直單位條線主抓責任;“六富”即創富團隊、帶富專案、幫富對象、助富管家、造富基地、致富報表等工坊建設六大要素;“N場景”即各地用好優勢資源打造定向統籌派單、直播帶崗就業等特色工坊模式。
“有了組織支撐,‘一盤棋’佈局下的共富工坊建設,動力更強、底氣更足。我們還建立並落實1名鄉鎮領導、1名駐村幹部、1名村‘兩委’委員聯繫1個工坊制度,選派530名黨員幹部擔任‘工坊管家’,累計為工坊提供項目引進、就業培訓、安全生產等服務3400多次。”市委兩新工委相關工作人員說。
盤活資源,因地制宜。通過共富工坊這一平臺,我市有效盤活農村各類生產要素,引導企業把適合的生產加工環節佈局到農村,在擁有特色資源的村莊發展鄉村民宿、觀光旅遊等業態,多管道推動農民就近就業、穩定增收,去年全市工坊累計發放勞動報酬5.94億元。
統籌要素,精准施策。針對實操中的“痛點”,市委組織部聯動涉企涉農部門制定出臺項目引進、資金扶持等12項政策,選派800名律師、註冊會計師和稅務師為工坊提供政策諮詢服務,市縣兩級累計發放獎補資金2450余萬元,為富民惠企強村架起“連心橋”。
產業化發展,市場化運營。我市創新企業、專業合作社、強村公司等多元主體經營模式,聚力打造產業聚合式、業態融合式、中心帶動式、資源擴展式等品牌工坊,累計建成共富工坊服務平臺(網站)285個,持續提升工坊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專業化組織程度。
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下一步,我市將持續對標落實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要求,聚焦新時代“千萬工程”標杆示範創建,深化推進共富工坊建設,在政策惠享、金融優享、打卡樂享、產銷直享、顧問幫享等方面推實策、出實招,讓高品質發展紅利源源不斷惠及四明大地,讓更多人在共富工坊裡找到“共富密碼”。(記者黃合 通訊員勇祖軒)
(資料來源 :
中國寧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