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創建的上海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當初的註冊資本只有900萬元,而到去年底,這家企業的資本規模已經超過9000萬元,4年增長了10倍,助推這類科技型企業突飛猛進的是上海技術產權交易的“魔杖”,它幫助中小企業依靠資本市場的力量,創造了創新、轉型和擴張的疊加效應。上海技術產權交易額去年達到51.02億元,名列全國第一。
上海構築多層次資本市場,大大開拓了中小型科技企業轉型及市場擴張的新空間。一些科技企業初創時多是自然人為主的管理結構,隨著企業的發展,這種較為原始的股權體系成為“瓶頸”。上海普利特複合材料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普利特化學研究所和8個自然人共同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產權交易,完成了增資和股權轉讓,理順了產權關係,實現了主要管理者持大股,管理者的責任得以強化,其他自然人也順利實現了獲利退出,合理的資本結構促進了企業進一步發展。而後,普利特又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完成了一系列的項目認定和技改,奠定了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礎。現在,這家企業擁有19條生產線,在上海市場佔有率超過30%。去年12月,它又在深圳創業板成功上市,進入資本發展的“快車道”。
上海產權市場積極探索“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產權化、產權金融化”的產權交易模式,已形成了中小企業投融資服務鏈。以新型節能、高效能量轉換技術見長的上海集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半,企業的新興技術雖然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但“遠水難解近渴”,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充分利用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融資機制,為中小企業融資搭建了“雪中送炭”的服務平臺,在集浪公司成長期間幫助其申報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經委產業化基金、科促會產學研基金,這些資金資助成為科技型小企業進入市場的“第一級助推火箭”,大大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
以產權交易換融資、換技術、換管理、換市場、換人才的各類交易逐年遞增,科技企業在技術產權交易中贏得了1+1>2的倍增效果。中央企業樂譜(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產權市場,並購重組具有五大產業優勢的上海形狀記憶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擴大了產品門類,提升了核心競爭力,加速市場擴張,去年10月也在創業板成功上市。
日益壯大的技術產權交易正在形成一個具有技術儲備和資本積蓄雙重功效的“蓄水池”。上海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初創時只是一個不到10人的手機主板生產企業,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利用自身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優勢,不僅通過撮合該公司D700、K310等手機軟硬體技術轉讓項目,獲得技術性服務收入,還幫助華勤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小巨人企業,實施股本結構調整,進行擴張融資,使這個科技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突破,現在企業員工已經猛增到500多人。最近,他們又根據上海聯交所專家的建議,進行新一代3G通信技術的研發和製造,確立了更為完整的產業化體系。技術產權交易加速了技術與資本對接,促成科技企業華麗“轉身”,實現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
(資料來源:
上海市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