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前举行的「中港无界限商机研讨会」上,多位商会代表及业者,分别就中港营商致胜之道分享他们的经验,并且提出建议,希望在「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即将掀起新一轮拓展内销热潮之际,为有兴趣的中小企业提供参考意见。
香港中小型企业商会会长刘健华指出,自年初欧洲债务危机浮现,业界已陆续调整其产业链,现时债务危机又再告急,预料对出口欧洲带来很大影响,建议业界小心为上,密切注视后市发展。
刘健华认同内销潜力吸引,可以起分散协调作用,但由于出口欧洲比例不少,故怎样也不应放弃。总体策略而言,应先守住欧洲,后拓展内销市场。至于如何拓展内销,他认为中小企资源有限,不可能跟大企业般「大鱼食细鱼」,建议投资取态应该是「快鱼食慢鱼」,加快营运速度及拓展空间,以此抢占先机,攫取及并吞慢鱼市场,充分凸显快鱼灵活的优势。
对于香港制造企业大都从事原件制造(OEM),要开展内销业务并不容易,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孙启烈认为,目前内销主要有三大障碍:一是加工贸易企业一直享有保税优惠,转做内销后,海关定必要求企业先行补税。这问题工总早前已提出「先销后税」建议,而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亦原则性同意,若能成事,中小企便无须积压大笔资金。他期望「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可尽快就此建议「先行先试」。
另一障碍是内销将产生纳税人资格问题,企业须要缴付增值税,而且要按交易发票逐件缴付。工总亦曾就此向内地提出「多次销售,一次交税」建议,希望可以三个月或半年一次结算计税。特区政府正就此协助沟通,广东省政府亦持开明态度,关键是需时讨论,并要理顺当中涉及的繁复手续。
第三个障碍是内销商品检验问题。孙启烈指出,现时出口欧美港货,多有申请当地检测认证,如欧洲CE标签等。同样,内销也要求有「国标」,问题是大部分港商过去都没有申请,故工总早前向国家商检局提出「先销后检证」,对方认为先决条件是企业须持有CE认证。目前,两地政府各部门正就此进行协商,希望很快有结果。
刘健华指出,如果中小企决心转型,兼拓展内销市场,首先要看自己「钱包」有多少储备,其次要透彻了解市场,不要人云亦云,最重要是这市场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何直接关系。经验告知,一定要找熟悉的地方「落脚」,「客观上,当然是与商会或考察团到当地洽谈,这比自己个人去谈好得多。」
拓内销最终要看产品质素。刘健华指出,现时内地消费者对产品要求很高,他们讲究「优质」,包括服务和产品,因此港企应着力加强运作速度及联系,要有整合部署,定出先后策略,切勿以为凭着个人提着公事包,就可以做内销。
对近年崛起的绿色经济,孙启烈强调,现时海外买家都提出环保要求,在内地生产的货品不能给维权组织找到问题,业内也以此要求作为竞争平台,故此企业即使不能做到全无污染,也应尽量做好。
思科系统(香港)商用市场部销售总监萧惠莲分析,当前国际社会正由黑色经济(石油工业)逐渐过渡至绿色经济,企业也强调社会责任,可见市场前景秀丽。3年前,他们已看准这市场商机,推出高清视像会议系统,藉此减少员工出国公干的次数,至今已为企业节省数千万美元。
对于近期内地出现工潮和加薪潮,刘健华表示,大企业可即时利用加薪策略令问题不致恶化,但中小企没有这能力,但同时亦担心员工有比较心态,加深对资方的不满,长远对港商营运很不利。刘健华建议厂方尽快与员工沟通,重点解释大、小型企业与港台经营模式的不同,希望凝聚双方共识,从而化解员工的不满情绪。
(资料来源:
香港贸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