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加上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带来的人民币汇率大幅攀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但是上述的变化仅仅是中国本身纵向的比较,在国际范围内比较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将更有助于判断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相对变化。汇率和工资,是其中两个最主要的价格指标。
从2005年7月到2010年9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20.73%。但中国并非唯一受本币汇率升值影响的国家。在同时期,亚洲以及拉美部分国家的制造业同样受到本币汇率升值影响。其中,巴西货币同时期升值达35.16%,泰国货币升值22.81%,菲律宾货币升值19.86%,马来西亚货币升值14.67%,印度尼西亚货币升值5.8%。
而2005年到2010年这5年下来,越南货币对美元累计贬值16.5%,墨西哥货币累计贬值14.19%,俄罗斯货币贬值6.42%,印度货币累计贬值4.18%。印度、越南的货币汇率较美元有着比较明显的贬值,有助于这些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越南盾相对美元的大幅贬值,突出了其作为制造业基地的优势。
工资是另一个价格指标。过去几年内,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上涨。10年来制造业平均工资每年上涨幅度超过10%。制造业年平均工资水平从1998年的7064元增长到2008年的24192元, 从1998年起平均工资每年上涨幅度都超过10%。
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同样也在上涨。在2000~2008年的8年里,菲律宾制造业平均工资年涨幅达到9.6%,印度尼西亚为3.5%,泰国6.0%,越南为8.2%, 中国为16.1%,印度则高达18.2%。
其他众多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涨的问题,这部分缓解了中国制造企业成本上涨带来的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压力。
目前,其他发展中国家与中国间的工资水平差距不足以引起企业大规模迁移。当年企业从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迁往中国内地时,两边的工资水平差距较大。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依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2008年中国内地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仅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1/4,为日韩和新加坡的1/8不到,依然拥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优势。泰国、菲律宾等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与中国基本相当,而越南、印尼、印度等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低于中国,显示了产业转移的可能,但这种有限的差距,还不足以引起企业大规模迁移。
(资料来源:
张家港市沙工机械密封泵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