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欲索取更多内容,请输入个人资料
繁體 / English

您在此 > 主页 > 商贸资讯

钢企贸易商疯狂“冬储”铁矿石

2012年12月31日

国内贸易商与钢厂近日出现的疯狂囤积铁矿石举动引起业内关注。昨日记者从兰格钢铁网了解到,由于对2011年铁矿石价格上涨预期强烈等原因,今年冬天铁矿石囤货量猛增。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铁矿石囤积造成其价格上涨,进而刺激钢厂上调钢价,这反过来又会刺激矿山提价,从而在未来将形成钢价、矿价恶性循环上涨态势。
专营铁矿石贸易的武汉东冶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经理曹劲松表示:“现在铁矿石行情就很不错,明年矿价必然是上涨趋势。相比去年同期,我们增持了大量铁矿石库存量。” 据兰格钢铁网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全国港口铁矿石库存总计为7880万吨,处于历史相对高位。

除矿贸商外,不少钢贸商也加入到这波铁矿石囤货潮中,有些公司干脆将钢材冬储的资金全部投入冬储铁矿石,北京普德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福就是其中一员。王永福称,现在通胀预期仍很强烈,美元贬值,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已成必然趋势。“我们在今年开始尝试加大铁矿石囤货力度,这多少具有一定的赌博性质,具体要囤多少还得看矿价下一步走势。”王永福告诉记者。

增加铁矿石采购量的还有部分钢厂。“一般年初都会有一些新开工项目,对钢材需求量也会增加,所以每到年底,钢企囤积一些铁矿石用于明年生产非常普遍,但今年这种贸易商、钢厂都大批量囤货还是比较少见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而据一位铁矿石贸易商透露,目前钢厂敢于多买铁矿石,是因为看好明年1000万套政策性保障房拉动的刚性需求量。另外,钢企在经历了三季度因节能减排压力而被迫限电限产后,产能在年底逐步恢复。在追涨的心态下,害怕明年矿石价格再度飙升,即使利润再薄钢厂也要硬着头皮囤货。

值得注意的是,囤货对矿价的影响已开始显现。12月29日运抵中国的铁矿石现货价格报177美元/吨左右,较9月中旬上涨21%,接近4月份高点192美元/吨。对于这一异于寻常的状况,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分析,明年房地产政策有可能进一步收紧,钢市需求状况十分不明朗,再加上近期矿价一路走高,所以现在囤货风险还是很大的。

联合金属网铁矿石分析师徐光剑则告诉记者,矿价与钢价是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于国内对进口矿需求量确实较大,三大矿商、钢厂等多方共同推动了钢价、矿价恶性循环上涨。但最终下游对于钢价上涨的接受程度非常有限,当汽车、家电等行业不再能承受上游转嫁的成本时,那囤货所致矿价飙升的苦果将只能由钢企自己吞下。

分析人士同时指出,“冬储”铁矿石有“炒矿”的嫌疑。一直以来,倒卖进口铁矿石都是国内钢铁业的痼疾。国内大量的铁矿石进口贸易商通过囤积铁矿石,然后以高价位卖给国内中小钢铁企业,获得高额差价。为此,中钢协与五矿商会在今年4月公布行业自律性文件,规定进口铁矿石严格执行一级代理,代理费的收取以进口铁矿石离岸价为依据,被代理方为中钢协和五矿商会会员企业的代理费≤3%,非会员的代理费则为≤5%。
据我的钢铁网监测,截至12月29日,品位63.5%印度粉矿报177-179美元/吨,价格已经比9月中旬以来上涨了20%。截至12月24日,国内主要港口铁矿石港存量7286万吨,处于历史水平高位。

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随着元旦临近加之钢材市场弱势运行,供需双方观望气息逐渐加剧,成交量少,市场处于有价无市的局面。

冬季是传统的铁矿石淡季,市场需求本来就弱。同时,目前的铁矿石价格处于高位,钢厂不愿意批量订货,造成总体市场没有成交量。从当前的铁矿石库存水平也能反映当前的需求端状况。

徐向春认为,“从现在铁矿石现货价格与钢价比价关系看,钢厂没有利润甚至亏损”。截止到12月29日,全国25个主要城市Φ20mmHRB335螺纹钢平均价格已经达到4647元/吨,24个主要市场3.0mm热卷平均价格为4694元/吨,0.5mm冷轧卷板平均价格为5674元/吨。

目前,铁矿石价格已经升至接近年内最高点的水平,在货币紧缩政策影响下,汽车和机械行业的需求减弱。同时,寒冬来临,房地产行业普遍停工,在未来几个月,钢铁行业需求并不乐观。

近几天国内多家钢厂下调钢价。12月29日,莱钢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下调50元/吨,高线出厂价格下调80元/吨;日照钢铁对热轧出厂价格下调50元/吨。徐向春认为,钢价下跌如果能维持半个月时间,或许能对矿石价格有所影响。
年终岁尾,经过1年的“观察期”,中国钢铁业界基本达成共识:行业已进入“进退两难”的平台期。在新的一年,国内各类钢厂都将面临转型升级的考验。

在这样的关头,路径选择已是现实的课题:到底是赚完“老路”上的最后一分钱再被动转型,还是主动转型获得“新路”上的第一桶金?

“老路”已是进退两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今年已多次对国内钢铁业过低的利润率提出警示。其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2.84%,低于中国工业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抽取8月份当月销售利润率来看,已是1.45%的低水平”。

“进退两难”,几乎是今年中国钢材市场的总特征。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信息总监盛志诚对记者说,库存高企、需求释放不稳定、钢价震荡盘整,“已是目前钢市的一个三位一体的稳定态”。以往年度中“去库存”、冬储等阶段性的规律,都有被打破的迹象。这表明中国钢铁业已进入平台期,正在积累根本性调整的动能。

相关政府部门的官员和行业协会的分析师更是直指从2011年开始的“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钢铁业的调整转型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近期在上海表示,“十二五”中国钢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中钢协首席分析师李世俊也以“递进式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钢铁业转型的关注:“十二五”中国钢铁业有没有发展机会?机会在哪里?有没有发展风险?风险如何防范?
转型必须选择主动

在转型的关头,如何选择转型的路径,这将是“第一位的选择”。一些业内专家曾向记者感叹,中国钢铁业的转型,“其实已说了多年”,但一直成效不大。关键是“落后产品、落后产能在市场上还有钱赚”。在金融危机的暴发期,一时钢市好像处于“休克”状态,不少钢厂被迫停产,行业调整的氛围渐有形成之势。可是,一旦市场好转,不少落后产能“死灰复燃”,调整良机“稍纵即逝”。

宝钢集团一位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要赚完“发展老路上最后的一分钱”才知道罢手,中国钢铁业最终只能选择“被动转型”的路径,那时候的转型成本会高得出乎意料。只有主动转型,才能得到“新路”上的第一桶金。

有迹象表明,“赚取最后一分钱”式的发展方式,早已空间“逼仄”。在最近五年内,中国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的涨幅仅为33%;而同期进口矿价涨幅竟高达116%。中国钢铁业在上游大宗原料与终端市场所受的“两头挤压”,表明其在产业链中已处于不均衡、不可持续的地位中。甚至有业内人士说:“干钢铁还不如把投资的钱放在银行吃利息。”

中国正在建立钢铁业的行业“准入”体系,列出明确的时间表坚决淘汰炉容在4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等落后产能,并对高达4亿吨的国家尚未核准的钢铁“存量”产能通过重组等方式进行规范。但骆铁军表示,淘汰落后绝不是简单的“硬性淘汰”,要给它们适当的“出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钢铁业的根本出路还是“主动转型和调整”。
宝钢主动转型的启示

像宝钢这样的中国钢铁业主导企业,早已在主动转型之路上迈出步子。宝钢集团总经理何文波说,对钢铁业的担忧,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周期性波动”上,其实最为根本的,是生产方式的转型,也就是传统“高碳”的钢铁业如何在低碳时代寻找到真正的“低碳路线”。

实施“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在宝钢已经历7个年头。这是一个对产品“由生到死”全过程环境效应的评价和分析体系。负责这个项目的宝钢研究院炼铁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石洪志对记者说,7年前,这个评价体系好像显得很理想化,不切实际;“但7年之后,它的作用已经看得见、摸得着。再过若干年,它可能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市场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宝钢的部分主导产品上,已加上“量化及数字化”的绿色标签,可提供产品全过程能源消耗及环境排放的“量化清单”。在宝钢下游用户的产品出口中,这种绿色标签的作用已有显现。宝钢研发人员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一旦及时衔接上了,这就是独有的市场优势”。

骆铁军说,中国钢铁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在制订之中,“大的投资方向”正在进行研究。钢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总思路是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三结合”,技术改造是前两者的支撑点。在技术改造中,要对一些钢厂实施搬迁和布局调整,“‘十二五’将是一个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

调整的依据在于主动应对市场的发展。骆铁军说,在山东、河北等地,一半以上的钢产量要输往华东和华南市场。而在广东,其钢材需求每年达5000万吨,而自产钢仅为1000万吨。这样的布局必然需要调整。

他特别提到宝钢湛江和武钢防城港项目,认为“这样的布局调整项目应该尽早启动”,不仅可对应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可对东盟市场形成辐射力。有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在东盟市场的范围内,韩国浦项等钢厂已有投资的计划,未来这一地区的钢材市场竞争将会很激烈。中国钢厂“早一点形成辐射力,就能在未来竞争中更加主动”。
(资料来源:北京商报)